为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青少年对科技探索的兴趣,7月4日至5日,郑州轻工业大学爱漫岛-爱漫岛入口每日更新 星“核”筑梦志愿宣讲团走进水牛张社区、紫锦社区、金兰社区,面向小学生开展以“两弹一星”精神为主题的科普宣讲活动。宣讲团成员以历史发展为线索、以儿童视角为切入,通过生动的讲述与富有趣味的互动,将那段波澜壮阔的科研岁月和感人至深的奋斗故事娓娓道来,将一颗颗热爱科学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中。
宣讲现场,志愿者们从我国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相继成功的历史节点出发,引导孩子们穿越时光,回到二十世纪60年代,重温“两弹一星”背后的光辉历程。通过一张张泛黄却意义非凡的照片,以及一个个令人敬仰的科学家故事,孩子们逐渐明白,正是无数科研工作者默默无闻地坚守与奉献,才铸就了国家科技的独立与腾飞。当讲到邓稼先毅然归国、郭永怀为保护科研数据英勇牺牲的事迹时,不少孩子眼中流露出敬佩的光芒,静静聆听,若有所思。
在对“两弹一星”精神的解读中,志愿者们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帮助孩子们理解这份精神所蕴含的核心价值——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结合科学家们的感人事迹,小朋友们感受到了科研背后的信仰力量,也体会到为国家利益而勇敢担当的真正含义。
为了提升孩子们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活动中特别设立了知识问答互动环节,围绕“两弹一星”的关键事件、杰出人物和科技成果进行现场提问。小朋友们热情高涨,争相举手作答,现场掌声与笑声不断。答对的小朋友不仅获得了团队成员精心准备的小礼品,更收获了知识的喜悦与鼓励。一次次轻松又富有意义的互动,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然萌芽。
除了精神引领,本次宣讲活动还注重科技普及。在紫锦社区,宣讲成员通过动画视频与模型演示,向孩子们展示了核反应堆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以我国首座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秦山核电站为例,讲述中国在核能发展上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历程。孩子们在图像与实物的配合中,更直观地理解了这些“看不见的力量”如何在现实中发光发热,也在心中埋下了对科技事业的热爱与憧憬。
在金兰社区,宣讲团成员将“两弹一星”精神与当前的环保议题相结合,从全球气候变化谈起,引导孩子们了解“双碳”目标背后的意义。志愿者讲到,正是老一辈科学家敢于攻坚、勇于创新,我国才能在核科技领域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而如今,清洁、安全的核能,正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力量之一。通过动画演示和真实数据,孩子们第一次意识到,节约用电、绿色出行这样的小事,也和“两弹一星”留下的科技成果息息相关,它们不仅代表过去的荣耀,更在悄悄改变着我们每个人的未来。
此次系列宣讲活动,不仅让小学生们接触并理解了“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也点燃了他们探究科技、热爱国家的梦想与热情。家长与社区工作人员纷纷表示,这样的科普宣讲既充满童趣,又富有深度,不仅拓展了孩子们的眼界,也为家庭和社区带来了别样的教育氛围。
展望未来,星“核”筑梦志愿宣讲团将持续开展以青少年为核心受众的精神与科技融合宣讲,深入探索将“两弹一星”精神与新质生产力、未来技术教育相结合的多维路径。在讲好“科技强国”故事的同时,也将不断激发少年儿童的科学梦想与时代担当。我们坚信,今日因科学而闪耀的稚嫩目光,终将成长为照亮民族复兴之路的万千星光。